Home 體育新聞 誰資助特朗普耗資 2.5 億美元的宴會廳翻修工程?

誰資助特朗普耗資 2.5 億美元的宴會廳翻修工程?

45
0

特朗普總統於 7 月宣布計劃在白宮建造一座宴會廳,標誌著“人民之家”數十年來首次進行重大翻修。

總統計劃在該項目上花費 2.5 億美元,他表示這將減輕舉辦大型國宴和其他因可用空間而容量有限的活動的負擔。一些大型活動在白宮外的臨時建築內舉辦。

據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報導,儘管沒有得到國家首都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批准,但為了給舞廳騰出空間,該場地的拆除工作於週一開始。

總統有聘請克拉克建築公司 白宮表示,將使用麥克雷裡建築師事務所的設計效果圖建造新的宴會廳。

新宴會廳將作為東廳的延伸,預計可容納 650 人。週一,特朗​​普表示他可以容納“999”人。

報告稱,該項目完全由私人捐助者而非納稅人的資金資助白宮

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有關誰為新空間提供資金的所有信息:

特朗普這邊

特朗普承諾使用他的部分個人財富,這些財富是通過房地產和其他業務獲得的,價值為71億美元為新空間提供資金。

“150 多年來,每一位總統都夢想在白宮擁有一間宴會廳,用來招待參加盛大聚會、國事訪問等的人們。我很榮幸成為第一位最終以美國納稅人零成本啟動這一急需項目的總統!”王牌他週一寫道 關於真相社會。

“白宮宴會廳是由許多慷慨的愛國者和美國大公司私人資助的,事實上,這個宴會廳將讓子孫後代愉快地使用!”他補充道。

特朗普的捐款金額尚未披露。國會山已聯繫白宮徵求意見。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迄今為止,國防和航空航天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被選為該項目的最大捐助者之一。一 消息人士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該公司承諾為舞廳的升級提供超過 1000 萬美元。

該公司在給國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很高興有機會幫助總統的願景成為現實,並使人民之家成為我們每天努力捍衛的美國理想的有力像徵。”

博思艾倫漢密爾頓

管理諮詢公司 Booz Allen Hamilton 初步計劃為 90,000 平方英尺的宴會廳項目提供資金。

根據《國會山報》獲得的賓客名單,這些代表參加了上週三在白宮宴會廳專門為捐贈者舉辦的晚宴。

該公司沒有立即回應《國會山報》的置評請求。

黑石集團首席執行官史蒂芬·施瓦茨曼 (Stephen A. Schwarzman)

施瓦茨曼預計將為舞廳做出貢獻,白宮表示舞廳將與白宮主樓分開。首席執行官上週出席了白宮為捐助者舉行的晚宴。

特朗普訴 YouTube 達成和解

上個月,YouTube 同意向總統支付 2450 萬美元,結束與總統就 2021 年國會大廈騷亂後刪除他的帳戶而進行的長達四年的法律鬥爭。

一個和解已提交 美國北加州地方法院表示,特朗普獲得的 2200 萬美元資金將用於支持白宮宴會廳項目的開發。

Google

YouTube 的母公司谷歌已承諾為白宮宴會廳項目提供至少 500 萬美元或更多資金。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該公司與其他潛在捐助者一起獲得了“唐納德·J·特朗普白宮宴會廳”的承諾協議。

谷歌沒有立即回應《國會山報》就此事發表評論的請求。然而,週三的白宮晚宴上出現了高管們的身影。

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 報導,公司必須一次性繳納或分三期繳納,並於 2027 年完成。

字母

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 也被列為該項目的單獨捐助者。他的貢獻的價值尚未披露。據白宮報導,Alphabet 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 (Sundar Pichai) 上個月在白宮為科技高管舉辦的晚宴上直接與特朗普進行了交談。

總統祝賀這位高管在司法部因指控該控股公司從事壟斷而做出反對市值的裁決後獲得了有利的裁決。

決定已宣布 在 YouTube 與特朗普達成協議之前。

根據 The Hill 獲得的一份週三晚宴的嘉賓備忘錄,微軟、亞馬遜、Meta、Meta Platform、蘋果、Coinbase、康卡斯特、T-Mobile、阿德爾森家族基金會以及加密貨幣投資者泰勒和卡梅倫·文克萊沃斯也被列為該項目的潛在捐助者。

Carrier Global Corp. 還主動提出為宴會廳提供供暖、通風和空調系統。

該公司週一對美聯社表示:“開利很榮幸為新的標誌性白宮宴會廳提供世界一流的節能暖通空調系統,在未來的歲月里為這一歷史環境中的賓客和尊貴政要帶來舒適感。”

白宮表示,貢獻者有資格獲得“與白宮宴會廳相關的認可”。

白宮辦公廳主任蘇西·懷爾斯表示:“特朗普總統本質上是一名建設者,對細節有著非凡的洞察力。”

“總統和特朗普白宮完全致力於與適當的組織合作,保護白宮的特殊歷史,同時為未來的政府和後代的美國人建造一個美麗的宴會廳。”

來源連結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