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世界新聞 教皇利奧十四世首次出訪土耳其和黎巴嫩,表示將帶來和平信息

教皇利奧十四世首次出訪土耳其和黎巴嫩,表示將帶來和平信息

21
0

意大利岡道夫堡(美聯社)——教皇利奧

利奧在周二離開羅馬以南的教皇領地時與記者會面時描述了梵蒂岡在10月7日以色列南部哈馬斯襲擊週年紀念日宣布的這次旅行。

萊昂將於11月27日至30日首先前往土耳其,然後於11月30日至12月2日前往黎巴嫩。土耳其之行將包括前往伊茲尼克朝聖,以紀念基督教第一次普世大公會議尼西亞大公會議召開1700週年。

這個週年紀念日是天主教與東正教關係中的一個重要時刻,因為公元 325 年在尼西亞舉行的會議早於東西方基督教的分裂,並為天主教和東正教教會所接受。

週二,利奧在離開岡多菲堡的教皇靜修所時告訴記者,這個週年紀念日為東正教徒提供了“真正信仰統一的時刻”,“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不是回顧過去,而是展望未來”。

應世界東正教精神領袖巴塞洛繆一世宗主教的邀請,方濟各原計劃於五月親自前往土耳其,以紀念這一事件。弗朗西斯於四月去世,利奧從就任教皇伊始就宣布他打算執行弗朗西斯的計劃。

黎巴嫩的基督教社區

這次訪問將使第一位美國教皇有機會概括性地談論中東和平和基督徒的困境。

利奧告訴記者,他也滿足方濟各的願望,前往黎巴嫩擁抱黎巴嫩人民,並帶來希望和“為中東和一個遭受如此苦難的國家帶來和平”的信息。

方濟各長期以來一直希望訪問黎巴嫩,但該國的政治和經濟不穩定使他生前未能前往那裡。這個地中海國家約有600萬人口,其中包括超過100萬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難民,是中東地區基督徒比例最高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擁有基督教國家元首的阿拉伯國家。

然而,梵蒂岡擔心該國的不穩定對其基督教社區(教會在中東的堡壘)的持續存在尤其危險。

黎巴嫩目前正努力從多年的經濟危機和以色列與黎巴嫩激進組織真主黨之間的致命戰爭中恢復過來,這場戰爭最終在美國和法國的斡旋下於11月達成停火。新的改革派政府的組建結束了兩年的政治真空,並帶來了復甦的希望,但局勢仍然緊張。

以色列繼續佔領黎巴嫩邊境一側的五個戰略要點,並幾乎每天進行空襲,據稱其目的是阻止真主黨重新集結。真主黨面臨越來越大的國內和國際壓力,要求其放棄剩餘的武庫,但在以色列撤軍並結束襲擊之前拒絕這樣做。如果黎巴嫩當局試圖以武力解除該組織的武裝,人們擔心會發生內戰。

“所有人團結的標誌”

黎巴嫩馬龍派教會領袖貝查拉·布特羅斯·拉伊表示,黎巴嫩懷著“極大的喜悅和新的希望”等待著教宗的來訪。

他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希望,在我們國家歷史的這個關鍵階段,這次宗座對黎巴嫩的訪問將帶來和平與穩定,並成為所有黎巴嫩人、基督徒和穆斯林團結的標誌。”

最後一位訪問黎巴嫩的教皇是 2012 年 9 月的教皇本篤十六世,這是他就任後的最後一次出訪。

據估計,黎巴嫩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基督徒,但由於自 1932 年以來一直沒有進行過官方人口普查,因此沒有官方數字。馬龍派是最大、最強大的教派,按照慣例,黎巴嫩總統始終是馬龍派基督徒。

中東問題的鋼絲

教皇的行程是在以色列紀念10月7日襲擊週年之際宣布的,並批評梵蒂岡認為梵蒂岡高級外交官對周年紀念的評論有問題。

在接受梵蒂岡媒體採訪時,樞機主教彼得羅·帕羅林譴責哈馬斯對以色列無辜人民的“非人道屠殺”以及反猶太主義的興起。但他也表示,以色列對加沙的破壞本身就是一場不成比例的屠殺,並呼籲各國停止向以色列提供發動戰爭的武器。

在周二發表的一份聲明中

他通過提及雙方的屠殺來批評其“對道德對等的使用有問題”。

利奧週二拒絕參與衝突。他一直呼籲中東和平與對話,特別是在以色列對加沙的攻勢如火如荼之際,他在周二重申了這一點。他譴責 10 月 7 日的襲擊是“恐怖主義”,並表示恐怖組織是不可接受的。

但他也以以色列在加沙戰爭中喪生的 67,000 名巴勒斯坦人為例,證明“世界上存在著多少仇恨”。

“這讓你思考人類可能犯下的暴力和邪惡,”他說。 “我們必須減少仇恨,我們必須重新獲得對話、尋求和平解決方案的能力。”

___

溫菲爾德來自羅馬。

___

美聯社的宗教報導通過美聯社與 The Conversation US 的合作獲得支持,並獲得禮來基金會 (Lilly Endowment Inc.) 的資助。美聯社對此內容全權負責。

來源連結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