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室內設計師希拉蕊·馬特(Hilary Matt)不僅在專業領域內獨具風格,亦在個人生活中實踐設計理念。從親手打造家人渡假小屋,到思考設計教育中的導師與學徒關係,她展現了設計不只是空間規劃,更是一種文化與人性的傳遞。
自家設計案:最難搞的業主竟是丈夫
「他是我遇過最難纏的業主。」希拉蕊笑說,這位業主正是她的丈夫大衛。這對夫妻為了打造一家四口(兩個兒子、一隻狗)在哈姆頓地區的四季型渡假屋,投入大量心力,也展現出他們對生活品質的共同追求。
雖然設計過程中意見時有分歧,但雙方始終堅持一個願景——打造一處具海岸風格、溫暖舒適、適合全家共享的療癒空間。經過反覆討論與巧妙調整,這棟牧場風格住宅不僅展現出希拉蕊的個人設計美學,也呼應她品牌「Hilary Matt Interiors」為客戶打造空間的實踐哲學。
空間細節的用心轉化
住宅本身已有理想格局,包括擴建的樓上空間與現代感十足的花園。希拉蕊透過幾項精緻改造,賦予建築全新生命。她表示,原本橘紅色的木牆令人感到沉重,因此選擇高壓水洗方式淨化外觀,使其色彩更為明亮自然。
此外,她更換後院屋頂為俐落的黑色金屬材質,窗框亦重新上漆以呼應整體風格,使這棟屋宅外觀煥然一新,猶如新建。
設計不止於作品:導師角色的轉換與反思
在轉型成為全職設計教授之際,希拉蕊的心境也從「學徒」走向「導師」。她認為設計教育中,導師與學徒的角色並非對立,而是一種流動的學習關係,雙方彼此啟發,才能促進真正的成長。
她強調,導師制度不應被視為附屬品,而是根植於人類文化傳承的核心。正如人類歷史中依靠集體智慧渡過困境,設計教學中的知識傳承亦是一種「文化智慧」的延續。
設計指導是一種人性技能
在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指導學生的經驗,讓她更深刻體會到設計指導的價值。她指出,一位真正稱職的導師,除了教授技術與理論,更應具備傾聽、同理與引導的能力。這不僅是一項「專業技能」,更是一種「人性技能」,關乎情感、責任與未來共識的培育。
好的導師不只幫你找工作,更能協助你理解自我定位、建立作品集,並做出有意識的選擇。這是一種雙向承諾,不只是對學徒的投資,更是對整個設計未來的責任。
成為優秀學徒,也需要準備與自覺
許多人以為學徒只需被動學習,事實上,學徒若想獲得最大成長,必須積極準備。希拉蕊分享,自己在與博士委員會開會前,即便時間短暫,也會準備圖表與具體問題,讓每次對話更聚焦、更有效。
她指出,有研究證實,學徒的主動準備程度,往往是預測導師制度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因素。良好的導師關係,需要雙方投入,彼此信任,也要有共同成長的意願與行動。
從家到教室,設計是一種共享的承諾
從親手打造夢想家園,到成為下一代設計師的引路人,希拉蕊·馬特以行動證明,設計從來不只是表面的美感或空間的堆砌,而是一種深層的人性溝通與文化建構。她的故事提醒我們:無論是為家人打造溫暖的住所,還是陪伴學生走過職涯探索的起點,真正的設計,來自一份持久的關懷與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