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加沙居民說:“連死者之地現在也成為生者唯一的避難所。”
發佈於 2025 年 10 月 23 日
儘管停火協議脆弱,但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災難仍然嚴重,以色列摧毀了加沙各地的家園後,數以萬計的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缺乏庇護所或家園,他們在墓地裡搭帳篷作為最後的手段。
半島電視台的欣德·庫達里(Hind Khudari)在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報導中說:“這個墓地不是為生者建造的。” “但如今,這裡成了數十個無處可去的家庭的家。”
推薦故事
3 項清單列表末尾
胡達里說,巴勒斯坦人在該地點露營“不是因為他們願意,而是因為這是最後的可用空間”。
她補充道:“墓地變成了避難所,不是出於選擇,而是出於絕望。”
拉米·穆斯萊 (Rami Musleh) 是 12 個孩子的父親,他從加沙地帶北部的拜特哈農 (Beit Hanoun) 鎮流離失所,除了墓地之外,他找不到任何其他選擇。
“對於父母來說,情感上的損失是沉重的,”穆斯萊告訴半島電視台。 “不得不在墓碑下撫養孩子,加劇了戰爭帶來的心理創傷。”

另一位居民沙巴·穆罕默德表示,墓地現在已經失去了所有的神聖性。
她告訴半島電視台:“墓地曾經是死者的聖地,現在卻成為了一場生活危機的無聲見證。沒有水、沒有電、沒有隱私……只是生存的最低限度。”
“在加沙,即使是死者之地現在也是生者唯一的避難所。”
據聯合國稱,戰爭期間加沙地帶至少有 190 萬人(約佔總人口的 90%)流離失所。其中許多人已經多次流離失所,大約有10次甚至更多。
以色列向加沙北部和加沙城的居民發出強制疏散命令,然後在他們向南逃亡時對他們進行轟炸,導致加沙南部的巴勒斯坦人擠進擁擠的避難所。
對於許多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來說,即使租用一平方米的土地來搭建帳篷,價格也高得令人望而卻步,他們缺乏穩定的收入,依賴稀缺的人道主義援助。
聯合國巴勒斯坦事務機構近東救濟工程處表示,加沙地帶目前有 6100 萬噸瓦礫,整個社區已被夷為平地。她補充說,一些家庭正在廢墟中尋找住所和水。
儘管脆弱的停火自 10 月 10 日起生效,但以色列繼續嚴格限制人道主義援助進入加沙。國際法院週三裁定,以色列必須允許向加沙提供援助,稱其不能利用飢餓“作為戰爭手段”。
援助主要通過凱雷姆沙洛姆過境點(Kerem Shalom)流向加沙地帶中部和南部地區,而北部的過境點尚未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