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第 1360 天以來的主要事件。
發佈於 2025 年 11 月 15 日
以下是 11 月 15 日星期六發生的事情:
鬥爭
- 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長維塔利·克里欽科在一份電報中寫道,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了“大規模”襲擊,導致傑尼亞斯基區至少六人死亡。至少還有35人受傷。
- 俄羅斯連夜對基輔的襲擊還摧毀了阿塞拜疆大使館,促使阿塞拜疆召見俄羅斯大使米哈伊爾·葉夫多基莫夫提出“強烈抗議”。
- 阿塞拜疆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伊斯坎德爾導彈導致使館周圍的部分圍牆被“完全摧毀”,並對外交大樓的其他幾個區域造成損害。沒有人員受傷的報導。
- 敖德薩州州長奧列·基佩爾在一份電報中寫道,俄羅斯無人機襲擊了烏克蘭南部沿海城市切爾諾莫斯克,造成兩人死亡、七人受傷。
-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斯蒂芬·杜雅里克表示,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強烈”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大規模導彈和無人機襲擊”。
- 俄羅斯塔斯社援引別爾哥羅德地區作戰總部的消息稱,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了一名男子的汽車,造成一名男子受傷,隨後在俄羅斯邊境城鎮亞斯尼佐裡現場死亡。
-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烏克蘭新聞社援引烏克蘭國民警衛隊發言人的話說,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東南部奧列霍夫市附近加劇了戰鬥,他們正試圖向前推進,但最激烈的戰鬥仍在波克羅夫斯克市的前線繼續進行。
- 據俄羅斯軍事新聞媒體《紅星報》報導,朝鮮士兵正在幫助清除烏克蘭軍隊在俄羅斯西部庫爾斯克地區留下的“前所未見的密度”的反坦克和殺傷人員地雷。
- 俄羅斯國防部在Telegram上寫道,俄羅斯軍隊一夜之間擊落了216架烏克蘭無人機。
政治與外交
-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在每週通報中向北約發出警告,稱如果北約決定攻擊俄羅斯,莫斯科將“盡其所能”做出回應。
- 扎哈羅娃還重申了莫斯科的說法,即它“不斷呼籲”和平解決戰爭,同時也對美國在加勒比地區的“軍事手段”表示擔憂。
區域安全
- 歐洲北約五個主要國家的國防部長在柏林會晤後承諾加強合作,應對無人機襲擊和網絡攻擊等其他“混合威脅”。
- 德國、法國、意大利、波蘭和英國也重申了對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的“堅定支持”,並承諾在面對俄羅斯日益增長的威脅時重建軍隊。
- 羅馬尼亞召見俄羅斯駐布加勒斯特大使弗拉基米爾·列巴耶夫,以回應俄羅斯本週早些時候侵犯羅馬尼亞領空的指控。
軍事援助
- 意大利簽署了對基輔的第十二個軍事支持計劃,並承諾通過派遣發電機幫助烏克蘭克服今年冬天的能源危機。
- 德國表示,2026年將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增加至115億歐元(134億美元)。
活力
-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基輔正在努力與包括希臘和挪威在內的歐洲國家締結能源協議,以確保明年冬季之前的“天然氣供應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