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缺乏明顯多數,組建下一屆政府將需要最強集團之間進行廣泛的交易。
據選舉當局稱,伊拉克總理穆罕默德·希亞·蘇達尼領導的聯盟贏得了伊拉克議會選舉。
獨立高級選舉委員會周三表示,蘇達尼領導的重建與變革聯盟在周二的選舉中獲得了 130 萬張選票,比排名第二的競爭對手多出約 37 萬張選票。
推薦故事
3 項目清單列表末尾
初步結果公佈後,阿爾·蘇達尼讚揚了 56% 的選民投票率,稱這是“又一次成功的明確證據”,反映了“對政治體系信心的恢復”。
然而,儘管2022年首次上台的蘇丹尼將自己描繪成一位能夠扭轉伊拉克數十年不穩定命運的領導人,但這次選舉卻讓疲憊不堪的選民感到失望,他們認為這是老牌政黨瓜分伊拉克石油財富的一種方式。
在薩德爾運動領導人、民粹主義什葉派領導人穆克塔達·薩德爾呼籲大批支持者抵制“有缺陷的選舉”後,巴格達和納傑夫等地區的投票率較低。
正如預期,什葉派候選人在什葉派佔多數的省份贏得席位,遜尼派候選人在遜尼派佔多數的省份取得勝利,庫爾德候選人在庫爾德人佔多數的省份獲勝。
但也出現了一些意外,特別是在遜尼派阿拉伯人佔多數的尼尼微省,庫爾德民主黨贏得了最多的席位。
與此同時,在擁有大量庫爾德少數民族的迪亞拉省,自2005年以來首次沒有庫爾德候選人贏得席位。
在擁有 329 名成員的伊拉克立法委員會中,任何政黨都無法單獨組建政府,因此各黨派與其他團體結盟組建政府,這是一個往往需要數月時間的艱鉅過程。
時間回到2021年,薩德爾在退出議會之前獲得了最大的集團,原因是與拒絕支持他組建政府的什葉派政黨發生爭執。
半島電視台駐巴格達記者阿里·哈希姆表示:“過去20年來,沒有一個政治派別或運動能夠獲得完全多數……這將允許一個集團選擇總理,因此最終,這將導致政治派別之間進行多輪談判和討價還價。”
這次民意調查標誌著自2003年美國領導的入侵伊拉克以來舉行的第六次選舉,該入侵推翻了長期統治者薩達姆·侯賽因並引發了教派內戰、伊斯蘭國組織的崛起和該國基礎設施的全面崩潰。
下一任總理必須回應伊拉克人尋找工作的問題,並改善這個飽受腐敗和管理不善困擾的國家的教育和衛生系統。
他還必須在伊拉克的盟友伊朗和美國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而中東最近發生的劇烈變化使這項任務變得更加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