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莫娜·法斯特沃爾德 (Mona Fastvold) 和布雷迪·科貝特 (Brady Corbet) 上次合作拍攝科貝特執導的《野獸派》時,他們創作了一部大膽的美國史詩片,憑藉其富有質感的 70 毫米圖像(使用 VistaVision 拍攝)以及對 20 世紀藝術、文化和政治的全面視野,獲得了當之無愧的評論界讚譽和關注。
在他的新片《安·李的遺囑》中,法斯特沃爾德重新擔任導演,講述了另一個故事,正如 IndieWire 評論家大衛·埃利希 (David Ehrlich) 所寫,“一個歐洲傳統破壞者來到美國建造一種新型教堂。”觀看下面的預告片。
《安·李的遺囑》講述了 18 世紀震教徒派創始人安·李(阿曼達·塞弗里德飾)崛起的故事。李是獨身主義的堅定支持者,也是性別平等活動家和烏托邦領袖,她相信自己是基督的女性化身。
法斯特沃爾德的電影講述了李的故事,就像拉茲洛·托特在《野蠻主義》中的故事一樣,完美地寓言了一位 21 世紀電影製片人的奮鬥和激情。羅爾森-霍爾的“Vox Lux”科貝特。
電影攝影師 William Rexer 使用 35 毫米膠片進行拍攝,並考慮到在院線上映時採用 70 毫米放大,因此為影片打造了奢華的燈光設計,讓人想起卡拉瓦喬的畫作以及斯坦利·庫布里克的《巴里·林登》和雷德利·斯科特的《決鬥》等充滿氛圍的時代作品。和《決鬥》一樣,《安·李的遺囑》也是一部令人驚嘆的史詩片,在有限的資源下拍攝——在與《野蠻主義》相當的預算(據報導約為 1000 萬美元)的情況下,法斯特沃爾德和製作設計師塞繆爾·巴德創作了一部規模和細節都令人驚嘆的電影。
在對威尼斯電影節上放映的這部電影的評論中,埃利希稱《安·李的遺囑》是“一部投機性的、狂熱的、非常令人愉快的傳記片”,它是“對製作一部像《安·李的遺囑》這樣的電影所需的條件的慶祝——在不那麼狂熱的後半部分,是對它的呼籲。”正如安·李的樂觀信息吸引了厭倦了通過苦難獲得救贖的承諾的基督徒一樣,法斯特沃爾德和科貝特的模型為厭倦了好萊塢末日論者的行業提供了更可行的答案。 ”
觀看下面的預告片。
《李安的遺囑》12月25日起上映 來自探照燈影業。









